很多朋友种了草莓,一方面是想美化居室,另一方面,也是想品尝"丰收"的喜悦~为了使初次种植的朋友能掌握一起基本技巧,今天小编与大家一起来看看草莓易发什么病害~
一、 褐斑病(真菌性)
【病症表现】:主要危害叶片,初生褐紫色小圆斑,后扩展为大小不等的圆形至椭圆形或不定形 斑(V字型等),病斑中部褪为黄褐色至灰白色,边缘紫褐色,斑面轮纹明显或不明显,该病遇高温干旱,病情受抑,但如遇温暖多湿特别是时晴时雨的天气频繁出现。
【防治方法】:
(1)栽培措施。因地制宜选用抗病良种;种植前摘除种苗病叶。
(2)药剂防治。种植时用大佳托(70%甲基硫菌灵)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苗15—20分钟,待药液晾干后栽植。发病初期,用(思科)10%苯醚甲环唑水分颗粒剂1500倍液,大佳托(70%甲基硫菌灵)可湿性粉剂800倍液,80%百·福可湿性粉剂600倍液。
二 、白粉病(真菌性)
【病症表现】:在保护地栽培中发生最严重,主要危害叶、果实,在果梗、叶柄和匍匐茎上很少 发生。叶片上发病严重时叶缘逐渐向上卷起呈汤匙状,果实受害时,果面裹有一层白粉,着色缓慢,果实失去光泽并硬化。该病的发生发展主要与温度和相对湿度有关,发生的适温为20℃左右,空气湿度为80%~100%,往往在经历较高的相对湿度以后出现发病高峰,尤其当高温干旱与高温高湿交替出现。
【 防治方法】:
(1)栽培措施。选用抗病品种;不要过量施氮肥,栽植密度不要过大;发现病枝,病果要尽早在晨露未消时轻轻摘下装进方便袋烧掉或深埋。
(2)药剂防治。采用硫磺熏蒸技术,为防止硫磺气体硬化棚膜,可在熏蒸器上方1米处设置1个伞状废膜用于保护大棚膜,此种方法对蜜蜂无害,但熏蒸器温度不可超过280℃,以免亚硫酸对草莓产生要害。一旦发病,可选用10%苯醚甲环唑 水分颗粒剂1500倍液,3%苯醚甲环唑 悬浮剂1500倍液,40%氟硅唑 乳油6000倍液,62.25%睛菌·锰锌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,3%多抗霉素 或10%多抗霉素 600倍液,以上几种药剂交替使用后效果更佳,而且可以防止白粉病病原菌产生抗性。
三、芽枯病(真菌性)
【病症表现】:俗称“烂心病”,是温室和拱棚栽培草莓的主要病害之一,发病初期,花苞和新芽 呈现萎焉青枯状,后失去活力变成黑褐色而枯死。叶柄基部托叶如被侵染,就是展开的成叶也会萎焉、受害株的叶数、坐果数也减少,重病株则全株死亡。在被害枯死部位往往有第2次寄生的灰霉菌产生,成为以后灰霉病发生的原因。该病在气温低及遇有连阴雨天气易发病,寒流侵袭或湿度过高发病重,温室或大棚密闭时间长,发病早且重。
【 防治方法】:
(1)栽培措施。选用抗病品种,不要在病田育苗和采苗,采用适宜的栽植密度和栽植深度;及时摘除病叶和下部枯黄老叶,使通风透光良好;尽早及早除病株,清理苗心,大棚和拱棚栽培时要通风换气。放风要适时适量,合理灌溉,浇水宜安排在上午,浇后迅速放风降湿,防止湿气滞留。
(2)药剂防治。现蕾期3%多抗霉素水剂600倍液,大佳托(70%甲基硫菌灵)可湿性粉剂500倍液,每隔7天左右防治1次,共防2~3次。芽枯病和灰霉病混合发生时,可喷3%多抗霉素水剂600倍液,40%嘧霉胺(灰清)悬浮剂1200倍液。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。
四、枯萎病(真菌性)
【病症表现】:多在苗期或开花至收获期发病。发病温限18~32℃,最适温30~32℃,连作,土 质黏重,地势低洼,排水不良,低温低,耕作粗放,土壤过酸,施肥不足,偏施氮肥,施用未腐熟肥料,均能引起植株根系发育不良,都会 使病害加重。土温15℃以下不发病,高于22℃病情加重。
【 防治方法】:
(1)栽培措施。选用无病庙,与禾本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,最好能与水稻等水生作物轮作,及时拔除病株,病穴施用生石灰消毒。
(2)药剂防治。常用药剂有3%多抗霉素或10%多抗霉素600倍液灌根,80%代森锰锌500倍液和30%多抗霉素·多菌灵600倍液喷淋茎基部,每隔10天左右防治1次,共防5~6次,此病主要以预防为主。
更多精彩内容,尽在农分享!扫描二维码,加入分享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