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米属禾本科(Gramineae)玉米属(Zea)玉米种(mays)。玉米种又分为9个类型。玉米原产于中美洲的墨西哥一带,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带回欧洲,16世纪前半期由欧洲传入中国。在田艺衡《留青日扎》(1573年)和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(1578年)都有关于玉米的记载。玉米传到我国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,在我国复杂的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下,经过栽培驯化和人工选择,形成了大量的产量稳定、适应性强和抗逆性较好的地方品种,成为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基础。据粗略统计,全国各地保存的玉米品种资源近2万份。
玉米别名玉蜀黍,又有苞米、苞谷、苞芦、苞粟、棒子、玉茭、六谷、珍珠米、观音粟等名称。我国是世界上栽培玉米最多的国家之一。其栽培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、小麦,居第三位。主要分布在北纬500到200从东北到西南的狭带状地区内,包括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河北、北京、天津、山西、山东、河南、陕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和广西等省、市、自治区。其中以河北、山东、黑龙江、吉林、四川、河南等省的播种面积最大,其他省、市、自治区也都有一定种植面积。
玉米是高产粮食作物,籽粒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,掺合其他的粮食,实行粗粮细做,可做成各种糕点,美味可口,深受人们喜爱。随着我国四化建设的逐步发展,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,玉米的饲用价值越来越重要。在工业上用途亦广,玉米籽粒和副产品可以制造300种以上的工业品。在医药上,玉米淀粉是培养抗菌素(如青霉素、链霉素、金霉素)的主要原料之一。
我国地域辽阔,生态环境多样,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玉米种质资源。这些种质资源在生产、育种和科学研究上有着重要的利用价值。解放后,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玉米种质资源工作,全国各地开展了群众性的评选良种、收集、整理农家品种工作。据统计,至1958年止,全国共收集保存玉米品种11400余份;1979年以来,全国又进行了大规模的补充征集,从而促进了我国玉米品种的选育和推广。
我国过去长期种植的大部分是硬粒型地方品种,而马齿型品种基本上是近几十年来自国外引入的,如云南的普照苞谷是1920年从印度引进的,金皇后是1931年由美国引进,英粒子1943年由丹麦传教士带到辽宁的。除此之外,我国还种植有少量的糯玉米、粉质玉米和爆裂型玉米。
解放后,在水、肥等栽培条件日益提高的情况下,各地区有的硬粒型品种由于产量不高,多数已被引进的马齿型品种所代替。但在水、肥条件差、土壤瘠薄和一些交通不便的山区,由于长期种植的硬粒型品种形成了对当地条件特殊的适应性、产量稳定、品质好,因而在生产上仍占有一定的栽培面积。在马齿型品种种植面积逐渐扩大,硬粒型品种逐渐减少的品种交替过程中,在两种类型交错种植地区,通过天然杂交和人工选择形成了大量中间型的品种。这些中间型品种的形成不但对玉米增产起了作用,也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的种质资源。
不同类型的品种具有不同的特征特性。总的来说:马齿型品种长势较强、茎秆粗,叶片宽,果穗长,籽粒大,耐水肥,产量较高,但食用品质较低,稳产性差;硬粒型品种则相反;中间型品种介于二者之间。
糯玉米(蜡质种)最早起源于我国, 是一个玉米突变种,由突变基因wx的作用所形成的。在我国西南各省均有种植,以广西、云南为最多,其他省、市、自治区多为零星种植。糯玉米的植株和果穗外形和硬粒型玉米无区别,但籽粒的胚乳全部由支链淀粉所组成,而普通玉米的胚乳则由约78%支链淀粉,22%直链淀粉组成。糯玉米的角质胚乳与粉质胚乳层次不分,籽粒呈不透明蜡状。淀粉粘软细柔,有特殊香味,宜于鲜食或做糕点,亦可作粘贴剂及纺织业印染上浆之用。
甜质型又称甜玉米,是由另一个隐性突变基因su所形成的变种。甜玉米植株矮小,分蘖力强,果穗小,几乎全为角质胚乳,籽粒中含有较多的水溶性多糖、脂肪和蛋白质,淀粉含量较低。成熟时籽粒皱缩,产量比一般玉米低。近年来,上海市农科院选育出制罐头用的甜玉米综合种1641,已投入生产,供出口外销。中国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甜玉2号是属于sh2突变基因的超甜玉米,比一般玉米要甜得多。云南的甜脆爱bt基因控制,能做蔬菜,很受人们欢迎。
爆裂型玉米植株矮小,叶片狭窄,分蘖多,较晚熟,果穗、籽粒较小,产量不高。在我国仅有零星种植。
玉米种质资源工作,随着工农业的发展,要求有更多新的栽培品种,以适应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,因此,必须在品种收集的基础上,进行深入的研究鉴定,才能创造出新材料和新产品,从而为农业现代化多作贡献。 近年来,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的基础上,各省、市、自治区的有关单位,都进行了种质资源的鉴定、研究和利用工作,并已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。鉴定项目多达60项以上,其中包括植物学性状,生物学性状,对病虫的抗性以及产量性状等,鉴定出了一大批具有优良性状的种质材料,如抗旱、抗寒、高蛋白、高油分、高赖氨酸、抗大斑病、抗小斑病、抗丝黑穗病、抗矮花叶病和玉米螟等,为玉米育种工作提供了丰富的优良原始材料。
在鉴定多种性状表现的同时,今后要加强遗传性和生态适应性等方面的研究,更系统地整理玉米种质资源的有关数据和资料。
玉米良种的培育和推广对玉米亩产和总产的提高至关重要。建国前,玉米的育种工作开展得很少。解放后,玉米育种工作得到了迅速发展。首先是开展了群众性的良种评选活动,1952年以后,选出了一批优良地方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。到1959年,据不完全统计,经全国评定的优良品种有2000多个和各种类型的杂交种400多个在生产上应用。一些优良的双交种和综合种,如农大号、春杂号、双跃号、混选1号等推广应用,对当时玉米生产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。尔后,又重点开展了以单交种为主的育种工作。到1957年,玉米杂交种的播种面积达到了玉米总面积的55%,其中单交种占杂交种面积的55%,双交种占40%。由于大量优良杂交种的不断出现,推广面积的迅速发展,使得玉米的亩产和总产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。到1979年推广面积在100万亩以上的就有37个,如中单2号、郑单2号、群单105、新单1号、丹玉6号、黑玉46、吉双101、烟三6号、鲁三9号、陕单1号、成单4号、京单7号等,其增产幅度为20—30%。这些杂交种大多数是由我国自选系配成的,如330、获白、525、黄早四、金03等组配了很多优良组合。
此外,我国玉米的高赖氨酸,矮秆、双穗、高糖分及C型细中国种子论坛—http://bbs.cnseeds.com.cn 胞质不育性的育种和利用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,为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性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。
我国玉米种植地区的形成和发展,是和当地农业自然资源、社会经济、生产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的。玉米的分布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比重,往往受自然条件、栽培特点、种植制度、品种类型和农业结构以及国内外市场需要等条件的制约,形成了若干玉米产区。这就是:(一)北方春播玉米区;(二)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;(三)西南山地丘陵玉米区;(四)南方丘陵玉米区;(五)西北内陆灌溉玉米区;(六)青藏高原玉米区。
上述玉米产区,前三个区为主产区,玉米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约占90%左右;后三个区为玉米副产区,玉米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较少。
(一)北方春播玉米区 本区为自北纬400的渤海边起,经山海关,沿长城顺太行山南下,再沿太岳山和吕梁山,直至陕西省的宜川、铜川、宝鸡一线,到甘肃省界向南至秦岭北麓,与西南山地玉米区接壤的以北地区。本区是我国主要玉米产区之一,包括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河北、陕西、宁夏的北部,山西的大部及甘肃的一部分。常年玉米的播种面积约8000多万亩,占全国玉米面积的30%,总产量占全国玉米总产量的35%左右,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。本区属寒温带湿润、半湿润气候,冬季气温低,≥0℃的积温为2500—4100℃;≥10℃积温为2000—3600℃,无霜期130—170天,夏季最热日平均气温为20—25℃;适于玉米生长发育的(≥10℃)日数北部120天左右,积温2000℃左右,全年降水量400—800mm,从西向东递增,其中60%集中在7—9月。春季蒸发量大,易形成春旱,种植制度主要为一年一熟制,种植方式有玉米单作、玉米大豆间作及春小麦套种玉米三种类型。主要种植生育期短、抗寒及抗大、小斑病的品种和杂交种。 (二)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 本区位于北方春播玉米区以南,南界自北纬330的江苏省的东台县,沿淮河经安徽至河南、陕西沿秦岭直至甘肃省。本区包括黄河、淮河、海河流域中下游的山东、河南全部、河北南部、京津地区、山西省南部的晋中南地区。陕西省中部的关中地区和江苏、安徽两省北部的徐淮地区。这是我国玉米最大的集中产区,玉米播种面积达1.3亿亩,占全国玉米总面积的40%以上,总产量占全国玉米总产量的50%左右。本区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。温度较高,年平均气温10—14℃,无霜期从北向南170—240天,≥0℃的积温为4100—5200℃,≥10℃的积温为3600—4700℃,全年降雨量500—800mm,从北向南递增,自然条件对玉米生长发育十分有利。本区复种指数较高,由于气温较高,蒸发量大,降雨分布不匀,夏季降雨量占全年70%以上,经常发生春旱夏涝。为一年二作区,玉米种植方式多种多样,间套复种具存,其中小麦、玉米两茬套种占70%以上。根据夏播玉米生育期所需的积温,早熟种一般为80—100天,需要≥0℃的积温1900—2300℃,中熟种生育期100—110天,需要积温2300—2700℃,晚熟种生育期110—130天,需积温2700—2900℃。本区栽培制度主要为一年二熟制,冬小麦—夏玉米。麦田套种玉米是玉米高产和全年丰收的成功经验,因此要求高产、优质兼抗大、小斑病、青枯病的早、中、晚熟品种,以满足不同栽培制度和不同生产条件的需要。 (三)西南山地丘陵玉米区 本区包括四川、云南、贵州(四川西部、云南西北部除外),湖南、湖北和广西的西部,甘肃、陕西两省南部。玉米播种面积在6000万亩左右,约占全国玉米总面积的20%,也是我国主要玉米产区之一。
本区约90%以上的土地为丘陵山地和高原。海拔在200—2500m,耕作粗放,玉米产量水平较低。
本区属温带和亚热带湿润、半湿润气候,受地形、海拔的影响,气候垂直变化明显,雨量丰沛,水热条件较好,但光照条件较差,4—10月份平均气温15℃以上,7月份平均气温28—30℃,适合于玉米生长的有效日数150—180天,一般无霜期在240—330天,全年降水量800—1200mm,多集中在4—10月份,分布比较均匀,对多季栽培较为有利。
本区丘陵地带玉米种植较多,以一年两熟和二年五熟的春玉米为主。高山地区以一年一熟的春玉米为主,平原地区为一年两熟或三熟,春夏秋播都有,主要种植中熟、抗病、适应性强的地方品种和杂交种。
(四)南方丘陵玉米区 本区北界与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相连,西接西南山地丘陵玉米区,东部和南部濒临东海和南海,包括广东、福建、浙江、江西、台湾等省,江苏、安徽的南部,广西、湖南、湖北的东部。本区玉米种植面积较小,约1500万亩,占全国玉米总面积的5%左右。本区属亚热带和热带湿润气候,气温较高,降水充沛,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日数在220—360天,适于玉米生长发育的有效积温时间在250天以上,一般在3—10月份的平均气温为20℃左右,年降水量为1000—1800mm,易引起夏涝,沿海地区易受台风袭击。
栽培制度为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制。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玉米,多夏播或秋播,也有冬播。玉米种植面积不但变幅较大,而且产量很不稳定,主要种植早、中熟抗大、小斑病、茎腐病、青枯病、适应性强的杂交种或品种。
(五)西北内陆灌溉玉米区 本区包括新疆全部和甘肃的河西走廊,以及宁夏和内蒙古河套灌区。本区属大陆性干燥气候,降水量很少,日照充足,昼夜温差大,过去基本上不种玉米,随着灌溉面积的扩大,玉米种植面积逐渐扩大,目前种植面积在1300万亩左右,占全国玉米总面积的4%左右。 本区无霜期一般130—180天,7月份平均气温20—26℃。大于10℃的有效积温为2000—4000℃。年平均降雨量为150—300mm,多的500mm,少的只有10mm,靠灌溉才能种植玉米。栽培制度以一年一熟的春玉米为主,少部分地区实行小麦玉米套种或复种。新疆南部有二年三熟制,栽培春、夏玉米。本区主要种植抗寒、抗旱、抗丝黑穗病、黑粉病的品种或杂交种。
(六)青藏高原玉米区 本区包括青海、西藏两省、区以及四川省的西部,云南省的西北部和甘肃省的甘南自治州。该区是我国重要的牧区和林区,玉米栽培历史很短,至今种植面积不大。
本区海拔高,地形复杂,高地寒冷,低谷温和。低谷地区5—9月份平均气温超过10℃,适于玉米发育的有效日数西宁为120天,拉萨为140天。大于10℃的有效积温都在1900℃以上。雨量北部较少,南部较多,为500—1000mm。
玉米在本区的栽培面积很小,多分布在西藏东南部和青海东部低地。主要种植抗旱、耐低温、早熟、产量较低的硬粒型品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