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分享

【实用】重楼的虫害防治~

作物虫害 . 提交人:Harvey
  • 2016.11.21
  • 3234次阅读


重楼价值高,但其培育的过程也不容易,我们要防病防盗防虫害~~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重楼易发什么虫害吧~~

NO.1 蛴螬   


【外形特征】蛴螬长得非常肥大,身体多为白色,也有的呈黄白色。腹部也比较肿胀,身体较柔软土壤越潮湿,蛴螬的活动性就越强,尤其是在连续阴雨天气,春、秋季蛴螬在表土层活动,夏季时多在清晨和夜间到表土层活动。

【防治方法】

 1.土壤处理。按照施用标准,将40%辛硫磷乳油对水喷于细土上拌匀制成毒土,顺垄条施,随即浅锄,也可以将该毒土撒于播种沟或地面,然后再进行翻耕或混入厩肥中施用。也可以用甲基异硫磷粉按照一定的比例拌细土制成毒土,用3%甲基异硫磷颗粒剂、5%辛硫磷颗粒剂或5%地亚农颗粒剂,按照一定的比例处理土壤。 

 2.药剂拌种。可用60%高巧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或25%毒死蜱微囊悬浮剂加水按所需的比例拌种,效果颇佳。 


 3.毒饵诱杀。每亩地用40%锌硫磷乳油100—150毫升,或20%毒·辛乳油(有效成分含量为:4%毒死蜱、16%辛硫磷)拌饵料3—4千克,撒于播种沟中,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。 

 4.农业防治。实行水、旱轮流耕作。在花木生长期间适时灌水,不要施加还没有腐熟的有机肥料。在耕作期间,一定要细心,及时镇压土壤,把田间的杂草都清除掉。大面积的春、秋耕,并且跟犁拾虫等。在虫害比较严重的地方,秋冬进行翻地时,我们可以把准备越冬的幼虫翻到地表上来,使其风干、冻死,这样做的效果也会比较明显。同时,我们也应该防止使用那些未腐熟的有机肥料,避免成虫过来产卵。 

 5.生物防治。可以利用它的天敌来对其防治,例如茶色食虫虻、金龟子、黑土蜂、白僵菌等。 


 6.物理方法。①灯光诱杀。如果有条件,我们可以设置一些黑光灯来诱杀成虫。灯光诱杀需大面积连片使用,否则容易造成局部区域受害加重。②人工捕杀。当害虫发生面积较小,利用其他防治措施又不方便时,可采用人工捕杀方法。如老龄地老虎幼虫为害时,常常将菜苗咬断拖回土穴中,待清晨,可据此现象扒土捕捉。

NO.2蝗虫


【外形特征】 全身通常为绿色、灰色、褐色或黑褐色,头大,触角短;前胸背板坚硬, 像马鞍似的向左右延伸到两侧,中、后胸愈合不能活动。脚发达,尤其后腿的肌肉强劲有力,外骨骼坚硬,胫骨还有尖锐的锯刺,是有效的防卫武器.

【防治方法】

(1)物理机械防治:按照蝗虫喜产卵于土表和草丛中的特性,可以在冬季进行深翻土层,使卵块埋入深层土壤后因不能孵化出土而自然死亡;及时铲除草皮并烧成草木灰,破坏其产卵场所,同时又可提高土壤肥力,达到破坏卵块根除蝗虫的目的。


(2)化学防治:化学农药防治蝗虫主要药剂有50%硫磷乳油,20%三唑磷乳油,40%氧化乐果乳油及聚酯类农药,防治效果可达85%以上。

化学防治除选择好农药外,防治时间的选择也至关重要。一般应掌握在蝗虫1-3龄跳蝻期,特别在2龄前进行防治效果最好,此时虫体小,不会迁飞,抗药性差,并都群聚在低矮作物、草地和小竹丛中,是扑灭蝗虫的最佳时机。

NO.3刺蛾


【外形特征】体长14~16毫米,翅展29~36毫米。黄褐色。雌虫触角丝状,雄虫触角羽毛状。胸部背面有黄褐色鳞毛。前翅黄褐色至暗褐色,外缘为深褐色宽带。前缘有近似三角形的褐斑。后翅褐色至棕褐色。缘毛黄褐色。

【防治方法】

  1.人工防治 

 (1)处理幼虫: 多种刺蛾如丽绿刺蛾、漫绿刺蛾、纵带球须刺蛾等的幼龄幼虫多群集取食,被害叶显现白色或半透明斑块等,甚易发现。此时斑块附近常栖有大量幼虫,及时摘除带虫枝、叶,加以处理,效果明显。不少刺蛾的老熟幼虫常沿树干下行至干基或地面结茧,可采取树干绑草等方法及时予以清除。

(2)清除越冬虫茧刺蛾越冬代茧期长达7个月以上。此时农、林作业较空闲,可根据不同刺蛾虫种越冬场所之异同采用敲、挖、剪除等方法清除虫茧。(虫茧可集中用纱网紧扣,使害虫天敌羽化外出。为免受茧上毒毛之害,可将茧埋在30cm深土坑内,踩实埋死)。


    2.灯光诱杀 : 大部分刺蛾成虫具较强的趋光性,可在成虫羽化期于19~21时用灯光诱杀。

    3.化学防治:刺蛾幼龄幼虫对药剂敏感,一般触杀剂均可奏效。例如,90%敌百虫晶体8000倍液对纵带球须刺蛾,1500倍液对黄刺蛾,1000倍液对窃达刺蛾、黑眉刺蛾、白痣姹刺蛾;80%敌敌畏乳油2000倍液对纵带球须刺蛾,1000倍液对枣刺蛾、褐边绿刺蛾、白痣姹刺蛾;50%马拉硫磷乳油,2000倍液对球须纵带刺蛾及黑眉刺蛾; 


    4.生物防治:刺蛾的寄生性天敌较多,例如已发现黄刺蛾的寄生性天敌有刺蛾紫姬蜂、刺蛾广肩小蜂、上海青蜂、爪哇刺蛾姬蜂、健壮刺蛾寄蝇和一种绒茧蜂 。纵带球须刺蛾,丽绿刺蛾,黄缘绿刺蛾卵的天敌有赤眼蜂 ;刺蛾幼虫的天敌有白僵菌、青虫菌、核型多角体病毒,均应注意保护利用。

  • 更多精彩内容,尽在农分享!扫描二维码,加入分享吧

扫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,关注公众号